一、結構原理
??●磁力驅動??
設備底部內置??旋轉磁鐵??(或電磁線圈),產生旋轉磁場
容器中放入??磁力攪拌子??(俗稱“轉子”,通常為聚四氟乙烯包覆的磁棒)
磁場帶動轉子旋轉,從而攪拌液體
??●加熱模塊??
臺面下方集成電熱絲或鋁制加熱盤
溫度范圍通常為室溫~300℃(精度±1℃~5℃)
高級型號支持PID智能控溫(防溫度過沖)
二、解決了什么問題??
傳統(tǒng)方式 | 加熱磁力攪拌器 |
玻璃棒手動攪拌(效率低) | |
自動無人值守攪拌 | |
明火加熱(溫度失控風險) | 數字控溫±1℃精度 |
機械攪拌器污染樣品 | 攪拌子與液體隔離 |
三、關鍵應用場景??
??●化學合成??
反應物均勻混合 + 精確控溫(如:50℃下攪拌回流3小時)
●??生物實驗??
培養(yǎng)基溶解(避免手搖產生氣泡)
細菌培養(yǎng)恒溫攪拌(37℃恒溫)
??●分析檢測??
滴定操作中保持溶液均勻(避免濃度分層)
標準溶液配制(如:pH緩沖液混勻)
??●教學演示??
結晶過程動態(tài)觀察(如:降溫析出晶體)
??四、操作注意事項??
?? ??磁力攪拌子選型??
低粘度液體 → ??橄欖形轉子??(轉動靈敏)
高粘度液體 → ??十字形轉子??(抗阻力強)
?? ??安全禁忌??
避免干燒(空載加熱會損壞臺面)
強酸/腐蝕性液體需選??陶瓷涂層臺面??
操作完畢先關閉加熱,待溫度<60℃再停攪拌(防爆沸)
應用實例??:
配制0.1mol/L硫代硫酸鈉溶液時,需40℃加熱促進溶解。將燒杯置于攪拌器上,放入磁子,設45℃+300rpm轉速,10分鐘即得透明溶液,無需過濾除雜。